这样一轮下来,故事写作营其实已经结束了5年。 5年有多长? 1825天? 43,800小时?还是157680000秒?数字本身是没有意义的,有意义的是那些具体而细微的事情:高中生可能已经赚到了第一份工资、开裆裤宝宝背上了新书包、绿茵场有了新王……
我更喜欢用书来纪念岁月。当旅行证件逐渐贴满墙壁时,日子也确定了。同样,如何记录我们这5年的故事营?我们一起学习的上百本写作教程或许就是最好的见证。
但心里总有一个部分是我喜爱的,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推荐。它充满了真挚的回忆、实用的方法和简单的道理。与其说是学习写作,不如说是欣赏生活,充满了“诗意干货”。
我选了10本书推荐给大家。除了高品质之外,它们也代表了故事写作营一直秉承和追求的创作美学。
书写人生:为什么爱,如何爱
1.《写作》,史蒂芬·金
一份好的写作指南应该是什么样的?我认为主要有两点:一是简单易懂,不神秘;二是简单易懂。第二,是真诚的分享,从写作到生活。从这个标准来看,史蒂芬·金的《文笔》可以说都是优秀的。更重要的是,他在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平衡,给了今天的写作更加一致的借鉴。
本书最值得推荐的部分是“工具箱”。一楼和二楼包含了最常用的东西——词汇、语法、风格元素,而三楼则包含了各种体验技巧。尤其是“三步写作技巧”、“副词的警告”等经验,在故事写作营的教案中被频繁使用。
还有一章值得一读,那就是后记,记录了金因一场严重车祸而下地狱的经历。我的腿上钉满了钢钉,每天吃上百种药,最怀念的就是写作。最终,写作“拯救”了他,阅读神秘又感人。
2、村上春树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
对于一个作家来说,向公众揭露自己的“黑匣子”并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,就像明星看到自己素颜的照片一样。不过,也不乏有大度的人。村上春树在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一书中开启了他的秘密花园。
这是村上的第一本自传,历时六年写成,揭示了他成名前的很多细节,比如他的末日起点——看着一场棒球比赛,他突然想写一本小说,就像一根羽毛从天而降,只是落入棕榈。这种严密的控制持续了三十多年。这位模范作家只有一个秘诀:慢慢写,天天写,认真修改,与时间做朋友,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。
情节和结构:故事的蓝图
3.《布洛克的小说学院》,劳伦斯·布洛克
为什么有些故事很精彩,而另一些故事却很催眠?核心在于情节和结构,这是叙事的组织方式。只是优秀的作者更懂代码,自然能像魔术师一样让人着迷。
推理小说大师劳伦斯·布洛克在他的“小说派”中展示了这些秘密。很多方法都是具体而精妙的。例如,“故事从中间开始”的原则就值得一读再读。书中他还很详细地讲述了作家的时间管理和工作方法,甚至还关心如何给人物起名字。
4.《用这种方式写好故事》,詹姆斯·斯科特·贝尔
如果你问我最喜欢的写作导师是谁,那一定是詹姆斯·斯科特·贝尔。他擅长把基本问题讲得透彻,什么是情节,什么是结构,“三幕结构”为什么不能动摇,如何开始,如何写场景,如何设计人物……他都解释得一清二楚。连贯且精确的方式。决不含糊或含糊。
那种感觉就像一个理科生试图解决牛的问题一样。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量化和复制。如果你是一位“追根究底”的明星,贝尔的书不会让你失望。
5.《小说写作教程——小说文学快速指南》,杰里·克利弗
杰瑞·克利弗是一位可爱的老人,这一点从他的书中就可以看出。 10年前他来中国讲学,收获了很多外国粉丝。他创立了“作家阁楼”并维持了20多年,他的大部分经验精华都浓缩到了这本书中。
如果说之前贝尔的书比作“硬桥硬马”的外功,那么克利弗的书则更像是内功。他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讨论故事哲学,比如用“冲突=欲望+障碍”等公式来构建情节的引擎。他把技能点削得很细,也不怕消化不良。章节后的小练习也幽默有趣,学习和练习起来也很有趣。
微观技巧:一招一式的积累
6.《小说课》(下册)许荣哲
除了一般的写作方法外,微观技巧也很重要。就像一位全能的将军一样,可以掌控沙盘,掌握微功。 《小说班》就是这样一场“甜点盛宴”。千字文一篇篇写下来,讲转折、倒叙、留白、囚徒困境、多重意外……这种5分钟解锁1个小知识的快感,真是让人上瘾。
完善你的语言:与大师一起练习写作
7、汪曾祺《生命第一》
写作时需要练习写作,这是常识,但对于练习什么却没有达成共识。汪曾祺是一位散文大师。他的写作风格简单朴实,但也很有趣。本书收录了王先生的演讲、讨论和创作经验。就好像听一位戴毡帽的老人跟你说起日常生活,几句睿智睿智的话语,让人大喊大叫,听得懂。
书中的瑰宝有很多,比如“不人道的话”、四字文笔、文笔甚至对沉从文的回忆。不管读多少遍,还是解不了渴,只好把它当作枕边伴侣。
8.《翻译是大道》,余光中
光看书名你可能会感到困惑——翻译和写作有什么关系?余这样总结这本书的由来:“我经常改变的不是学生的翻译,而是中文。”这本书确实被低估和误解了。它披着英语学习的外衣,但却是作者海洋中的瑰宝。 。
本书收录了余光中的22条评论,主题只有一个:消除“恶毒洋务”的文学毒害,重拾本真、优美的中国表达方式。比如翻译重音的滥用、欧式长句、被动句,甚至“的”字的节制,于都都非常耐心地用例子来纠正文学问题。读之令人神清气爽,药可治愈你的病。
非小说类:真理的魔力
9.《哈佛非小说写作课程——如何讲一个好故事》,马克·克莱默和温迪·考尔(编辑)
本书在写作界和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。作者均为普利策奖、奥斯卡奖、艾美奖、国家图书奖等获得者,包括盖伊·特利斯、大卫·哈尔伯斯坦等非小说类先驱和人物。
本书最难得的特点就是“以故事为主”、“不说教”。它将难懂的知识点包裹成感人的故事,不仅对专业创作有价值,对大众写作也有营养。
人物写作:用对话赋予生命
10.《如何创造令人眼花缭乱的对话》,詹姆斯·斯科特·贝尔
人物是故事的灵魂,最能赋予人物生命的就是对话。然而,很多人把对话看得很随意,导致人物在本应紧凑的情节中喋喋不休。
本书提供了两剂良药——议程和冲突。一旦角色开口说话,他们就会在追逐某种东西,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制造冲突。 “这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对话的伟大秘密。”
结束 |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jsybjq.com/html/tiyuwenda/8418.html